換做以前看到題目,不少鑄造廠的員工自然回答“我們每個月的工資就那些錢,錢當然被鑄造老板賺走了!”,換做現在......
我們還是理性看待這個問題吧, 鑄造廠運營時的花費在哪?其實主要還是在設備上,不提高技術就落后,甚至消亡。
外加工廠的老板如是說:“我們做外加工的,賺的都是汗水錢,生活在掙扎的邊緣,現在省吃儉用,就是要準備買些高端些的設備,才能接到更好的活。”
小鑄造廠的老板也是不約而同地說:“目前我們的加工設備主要是國產的,做的那些鑄件賺不了什么錢。想要接高附加值的鑄件訂單,人家一來參觀我們的車間,就說設備不上檔次,不愿意合作。我們計劃貸款買些國外加工設備來提升競爭力!”
大鑄造廠的老板談及到:“我們買的大多數設備是德國、日本、美國的品牌機,一臺設備5/600W左右算是便宜的了,貴的再加輔機要好上千萬。那些零配件、耗材、維修貴得真是沒法接受,但又沒有辦法。更頭疼的是,這些設備當時買的時候都是最先進的,現在的技術更新換代太快了,幾年前買的設備現在已經沒什么競爭力了,為了競爭,每年都要投巨資換一批新設備!”
看起來,鑄造廠賺的錢大多用來買設備了,畢竟先進的設備就是生產力!
很明顯,國內設備廠家并沒有賺到錢,大把大把的銀子流向的是國外的設備商。
從表面上看,鑄造廠的老板都是有錢人,一個普通鑄造廠的固定資產也有好幾百萬,相當于擁有一堆的寶馬奔馳。可誰又理解他們是最無奈的群體?他們不買設備就是等死,不升級設備就是淘汰,他們咬著牙也要買設備。辛苦好多年,買了設備后又回到解放前,最終剩下一堆鐵,甚至剩下一大筆債務。他們表面風光的背后是無盡的無奈!
鑄造人辛辛苦苦的勞動,創造的巨大價值,自己卻只能享受很少的一部分,國人必須驚醒呀!我們的埋怨也沒有用,因為自己制造不出好設備的時候,不掌握核心技術的時候,不被中國“專家”認可的時候,我們只能接受被剝削的現實。
當有一天,國產設備能引領技術的時候,在地方的正確引導下,一定能讓發展走上正軌,讓人民安居樂業!